2008年4月21日星期一

约50人在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前示威 12藏民当众剃头抗议


这是3月16日超过100名藏民在墨尔本Toorak的中国领事馆前抗议的场面。示威者向中领馆投掷鸡蛋和水瓶“炸弹”(water bombs )。一名女子通过警方警戒线,溜入中领馆停车场内,被警方驱离并警告。

2008年4月20日澳洲广播电台报道,4月20日星期天大约有50名旅澳藏人在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门外示威,其中有12名藏人当众剃头,以示悲伤和团结。

达赖喇嘛在澳洲的代表Atisha Tenzin表示,“西藏的情况是国际间不能接受的。”

米价飞涨 澳洲米在香港九天时间飚升近40%


据2008年4月21日香港媒体报道,香港超市的食用米加价风也已吹至澳洲米,两大超市4月20日的澳洲食用米零售价较就九天前飆升32%至36%。部分牌子的泰国米售价更继续攀升,在百佳超市出售的8公斤皇府泰国香米升幅高达40%。

前中国驻澳大使傅莹:火炬伦敦传递后的思考


4月6日中国驻英大使傅莹手持祥云火炬在伦敦华埠唐人街完成奥运火炬传递

对于傅莹女士,澳洲华人一定不会陌生。她是前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在履新不久就遇上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政治一秘陈用林事件。她在该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危机处理能力备受好评。这也使她仕途顺利,结束驻澳大使任期后被擢升为驻英大使,为副部级待遇。

本月初伦敦圣火传递后,她走访了英国电讯媒体集团(TELEGRAPH MEDIA GROUP)总部,重点介绍了北京奥运火炬在伦敦传递的情况,对火炬传递出现的破坏活动谴责,对许多伦敦民众对火炬传递车队笑脸相迎、挥手示意感到欣慰。访问后,傅莹撰写了“火炬传递之后的思考”一文,刊登在4月13日的《星期日电讯报》上。

这篇文章发表后反响强烈,BBC、法新社等西方通讯社和报章都广泛加以引述和报道。这篇以个人观感的形式、非常感性的笔触写就的文章,打动了不少读者,在中英文两个世界都有深层的意义。一方面是以西方世界读得懂的语言、习惯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尝试改变中国僵硬说教的文宣印象,而对中国的官员和读者来说,也会意识到,建立个性化、人性化的话语体系,在对外交往中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文章有理有节,声情并茂,英语水平相当高,值得一读。

以下是中文版本全文:

火炬伦敦传递后的思考

  4月6日那天早上,我看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不禁想:今天的北京奥运火炬伦敦段的传递将会怎样?

  大约八个小时以后,当第80位火炬手,英国著名中长跑运动员霍尔姆斯手举祥云火炬,跑上千年穹舞台,点燃了圣火盆时,场内4000多名观众一片欢腾。

  这一天将以北京和伦敦之间的一次碰撞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个碰撞火花四溅,充满躁动,中国是首次举办奥运会的发展中国家,而英国则是迎接火炬的第一个西方国家。

  在返回机场的大巴上,北京奥组委年轻的女士们,包括前奥运冠军乔,都坚定地认为是全英国的人在跟她们作对。一个女孩说,“这哪里是养育了莎士比亚和狄 更斯的国家啊!”另一个说,“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到哪儿去了?”我花了很长时间试图说服他们,但从她们潮湿的眼睛中我明白,我没有做到。

  我完全理解她们的看法。她们一整天都在车辆间来回穿梭,照应火炬手,鼻子冻红了,双手冰凉,前一天晚上只睡了三个小时的觉,有些人刚刚吃上午餐留下来的三明治。更糟糕的是,她们一路上还要反复经受暴力冲抢火炬的行径。

  而我很幸运地坐在后面的车上,有机会看到数万伦敦人顶风冒雪前来欢迎火炬,有挥手致意的老人,也有在风雪中表演节目的演员们。

  夜幕降临,看着奥运包机慢慢滑动到跑道上,我不禁想,飞机是否变得更加沉重了?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这个艰难的旅程将让13亿中国人民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一个年轻朋友看了BBC对火炬伦敦传递的转播,他在给我的信中写到,此刻百感交集,有悲哀、愤怒,也有不解。像他一样,很多人可能从中领悟到,中国融入世界不是凭着一颗诚心就可以的,挡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这堵墙太厚重了。

  最近,在中国两亿网民中最流行的不仅是有人企图抓抢火炬的场景,更是一些感人至深的场面,例如火炬在巴黎段的传递中,坐在轮椅上年轻纤弱的中国残疾人 运动员金晶,用自己的双手和身躯紧紧护住火炬,使冲抢火炬的暴徒无法得逞。中国网民们对一段时间以来,西方一些媒体不惜使用移花接木的手段和来自别国的假 照片攻击中国进行所谓“镇压”,也感到尤为愤怒。

而在这堵墙的另一边,情况则完全不同。像我这样身处中西方之间的人,不能不对中国和西方国家公众之间彼此印象向两个不同的方向下滑的趋势深感忧虑。

  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在涉及中国的问题上,一些媒体的一概而论的随意批评能够被西方公众不加思考地接受,为什么没有人质疑,这样的批评到底涉及到哪些具体问题,确切情况如何?为什么一些报道,包括数字,能够在毫无事实依据的情况下连日登载在新闻里面?

  那些大声抗议和示威的人里,很多可能从来没有见过西藏。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西藏是备受喜爱的一片热土,关于西藏的信息也很充足。每年有四百万游客到西 藏观光旅游,过去五年,西藏农牧民收入增长了83.3%。2006年,西藏全区有学校1000多所,在校学生50多万人。西藏有宗教活动场所 1780余处,平均每1600人一处,比英格兰地区每3125人一座教堂的比例还要高。西藏也面临复杂的问题,有人让宗教卷入政治,但是一个基本事实是, 人民群众衣食无忧,居住条件不断改善,而解决温饱问题正是历届中国政府多少个世纪追求的政策目标。西藏有自己的自然特色,不会像东部城市一样完全工业化, 但是它会以符合自己条件的方式,与中国其他地方一样不断取得进步。

  我亲身经历了中国逐步扩大的开放过程,一直是改革开放的坚定支持者。

  80后出生的中国年轻一代成长在国家不断繁荣富强、人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自由度不断扩大的年代。在最近事态的冲击下,他们开始对西方世界进行新 的集体的反思。我的女儿也是西方文化的爱好者,在我们周末长时间的网上交谈中,她至少问了几十个‘为什么’。我深深地感受到她的困惑。很多对西方持有浪漫 看法的年青人,对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企图十分失望,而妖魔化往往会引发相应的反作用。

  我衷心希望通过这些事情中国的年轻一代能够对西方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西方国家仍然是中国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伙伴。

  在西方很多人抱怨中国对媒体不够开放。而在中国,我们则认为西方媒体也应该学会如何努力获得尊重。如果西方媒体能够更加关注和报道今天中国的真实情况,而不是纠缠一些不存在的或者陈旧的问题,这将有助于改善他们的声誉。

  我在英国的这一年里,深感外界对中国的报道比80年代中期我在英国留学时多多了。大多数的报道还是贴近中国的实际的。中国也处于信息爆炸的年代。希望西方国家能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努力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更多了解真正的中国。

  世界曾等待中国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国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认识中国。

“2020峰会”规划国家长远未来


2008年4月21日《The Age》报道,刚刚过去的周末在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为期两天的“2020峰会”,共有1000名澳洲杰出精英人士出席了会议,就涉及澳大利亚未来发展的10个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生产力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农村问题、卫生和健康、社区与家庭、土著问题、教育与艺术、政治和未来安全与繁荣等。

澳洲走向共和体制是一个重要内容,峰会主张2010年就废除澳洲的君主立宪制投票决定2013年之前是否正式举行全民公决,以决定澳大利亚是否实行共和制。

TEN OF THE BIGGEST IDEAS

* Introduction of an Australian republic with a two-stage, beginning with a plebiscite on the issue, followed by a referendum.

* Creation of "community corps" to allow students to reduce their HECS through volunteer work.

* A national preventative health care agency funded by taxes on cigarettes, alcohol and junk food.

* Increasing the formal and legal recognition of Aborigines,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a treaty.

* Contributing 1% of federal funding allocated to each government department to the arts.

* All new buildings to be carbon neutral.

* Bringing regulations for transport and agriculture across states into line.

* Establishment of a new federation commission to review the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federal,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 A comprehensive reinvigoration of Asian language literacy and a recruitment drive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 A charter of rights and a national action 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