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4日星期四

新西兰地震死亡人数升至98人 仍有226人失踪


据2011年2月24日路透社报道,新西兰基督城地震死亡人数已接近100人。国际救援人员周四加大搜救力度,不过警方称,他们非常担忧200多名失踪者的状况。

来自日本、美国等地震多发国家的专业救援队正利用搜救犬与传声器,在废墟中寻找生命迹象。

但受损建筑可能出现新的倒塌,这影响了救援工作进行。基督城一座26层的酒店大厦已严重倾斜,摇摇欲坠。

坎特伯雷省警长克里夫(Dave Cliff)称,本次地震死亡人数已升至98人,他并对226名失踪者表示深切担忧。死者中包括两个婴儿,分别仅有5个月和9个月大。

他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已确认收到98具尸体。辨认其馀失踪者身份的工作将是一个长久且复杂的过程。”

克里夫稍早称,救援人员的主要目标仍是营救被困幸存者,但也有官员提醒他们要小心。

消防协调员布莱克(Jim Stuart Black)称:“目前在我们工作的所有区域,都未能找到任何幸存者或生命迹象。”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John Key)对天空新闻电视台(Sky News)说:“警方的消息显示……死亡人数可能远远超出所有人的预期。”

苹果3月2日开发布会 或推出iPad 2


2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将于3月2日在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举行发布会,已于周三向记者发出邀请。去年1月,苹果在同一地点发布了iPad。

鉴于平板电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一代iPad吸引消费者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业界预期新一代iPad将在4月上市。

iPad已经完全主宰了新兴的平板电脑市场,但今年将会有数十款此类设备将上市,因此苹果必须证明iPad可以领先一步。

苹果的竞争对手包括摩托罗拉移动、RIM和惠普,它们都在积极发展平板电脑。

iPad去年的销量近1500万台,基本垄断了该市场。分析师们预计,随着今年平板电脑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多万台,iPad今年的销量至少会增加一倍。

行业观察家预计,苹果将会发布一款更薄、更轻和更快的iPad,同时配备一款前置摄像头,可供FaceTime使用。

许多分析师认为,苹果还可能会增加一个芯片,允许iPad支持CDMA网络。

三分一澳人种族歧视 维州最宽容 新州最狭隘


HALF of Australians harbour anti-Muslim sentiments and a quarter are anti-Semitic, according to the biggest survey ever done on racism in this country.

据2011年2月23日奥奇网报道,迄今为止对澳洲种族歧视情况所做的最大规模调查已有结论:基本上,澳洲并非一个种族歧视的国度。移民们可以松口气了,澳洲的多元文化政策即便不像政府宣扬的那么成功,但大多数澳洲人对不同的文化还是相当宽容的。

总体上看,在1万2500名受访者中,将近90%的受访者支持多元文化政策,近80%的人身处来自不同族裔的人群中感觉自在。

不过,整体积极的评价背后也隐藏着让人不安的讯息。约84%受访者相信澳洲存在种族歧视,约半数人认为某些文化族群无资格进入澳洲社会。高达50%承认反感穆斯林,四分之一表示不喜欢犹太人,三分之一坦白对原住民怀有着某种程度的歧视。

这项历时12年的“挑战种族歧视工程(Challenging Racism Project)”调查还发现,84%的人曾目睹反映出种族偏见的事件;超过40%相信“来自不同族裔的人坚守他们陈旧的生活方式,导致了澳洲的衰弱”。

年龄较长、出生在澳洲且未接受过正式教育的、只会讲英语的男性较易产生种族歧视的观点。

来自西悉尼大学的研究负责人邓恩教授(Kevin Dunn)表示,调查数据看似积极,但隐含的问题也不小。他猜测有三分之一的澳洲人支持多元文化的同时也希望移民同化。“依然有许多澳洲人相信,只有在统一的文化环境中才能够实现文化和谐。这反映出多元文化项目开展得还不够深远。”

地区差异巨大

与其他地方相比,新州人的心胸最狭隘。与新州、昆州、西澳和北领地相比,维州和塔州对少数族裔更加宽容。

高达54.4%的新州居民反穆斯林,是全澳比例最高的,当中又以雪梨中西部一线为甚,当地高达60%-61%的人讨厌穆斯林。塔州和ACT对穆斯林最为宽容,反穆斯林者都只占人口的41%;接下来是维州(42.8%)。

新州Strathfield人对文化差异的不安全感更为强烈,而且当地几乎天天都有种族歧视的事件发生。新州中西部和偏远北部沿海地区虽然很少有种族歧视,但也不常有跨文化交往(cross-cultural relations)。

维州虽然是所有州和领地中对外来文化最宽容的,但调查人员从维州15个地区获得的统计结果差异巨大。

墨尔本外环北区Nillumbik、Whittlesea和Hume等郡的居民对犹太人抱持的负面情绪是整个维州最高的(占当地人口31.4%),讨厌亚洲人和反感“英国佬”的也分别占到了26.8%和12.8%。位于墨尔本外环西区的Melton、Wyndhan和Brimbank居民最不喜穆斯林,但对亚裔和意大利裔的包容度却高居全维州之首。

Melboune、Port Phillip、Stonnington和Yarra等行政区被捧为全维州跨文化交往水平最高的地区,当地居民中鲜有要求移民同化的。然而,墨尔本内城区的居民对基督徒和意大利裔的反感也是整个州最强烈的,分别占人口的21.3%和12.6%。

墨尔本大学的调查合作人帕拉迪博士(Yin Paradies)称,少数族裔越密集的地区,种族歧视也就越强烈。他说:“全世界的研究都得出了这个普遍结论,那就是少数族裔的聚居密度与种族歧视的程度有关。但这一结论并不总是成立。例如墨尔本内城区的氛围就非常宽容,但那儿居住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族裔的人。”

相对地,邓恩提出,一般说来,对非盎格鲁背景的人来说,在族裔多元化的地区生活比较不容易遭遇种族歧视。不过也不尽然,比如悉尼的Ashfield和Burwood虽然聚居族裔较单一,但当地的种族歧视程度并未高出平均水平。这一现象或与地区历史和当地反种族歧视项目的开展有关。

抗击种族歧视工程的合作者包括澳洲人权委员会、南澳公平机遇委员会以及维州公平机遇和人权委员会。

在澳留学生卷进“山寨”漩涡 恐影响当地华人形象

据2011年2月23日《上海侨报》报道,2月18日,悉尼警方对唐人街进行突击检查,逮捕了10名中国留学生,缴获大量涉嫌假冒高端时尚产品的库存。涉嫌假冒时尚的产品包括服装、手表、手袋、珠宝等多达6000多项。“中国制造”因山寨品横行而在国外广受诟病,兜售这些假冒产品的华人小贩中如今又添了中国留学生的面孔。这不免让国人反思。

华商:突击检查很突然

“检查很突然,完全没有任何征兆。”被查华商王先生回忆说,从警方突击检查的整个流程来看,完全是精心策划过的。“此次行动动用了大量警察,一开始全以便衣出动,后来渐渐地穿制服的警察也上了,同时,还有类似鉴别专家之类的人物在拍照做记录。”

事后得知,2月18日夜晚,悉尼警方总计出动了近300人次的警力,集中检查了市中心的各种情况,其中包括巴士火车轮渡的查票、停车登记等问题。而对唐人街的摊位突击检查也是这次行动的中心任务之一。

据一位当天在唐人街购物的中国留学生张旭描述,当晚警方行动的目的性极强,“直奔摆摊的小贩。其中有部分中国留学生幸免于难,及时收拾货物逃脱,而被抓的留学生则货物没收,同时还将面临移民局的调查。有华人与警方争执,但无果,被带走接受调查。”

如此周密的突击检查在当地实属罕见,经营中餐馆的吴先生告诉记者,澳大利亚警方和相关部门的办案方式与中国不同,他们面对任何案件,大多采取按兵不动的策略,放长线钓大鱼,将布局扩大后一网打尽,“宁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一个晚上查获6000多件假冒产品,同时逮捕近10名中国留学生,还查封了数家摊位,可以说整个行动迅雷不及掩耳。”吴先生表示,他已多年未看到这种规模的检查。

唐人街:不卖假货难生存

“不卖假货难生存”,这是一位长期在唐人街夜市摆摊的华商告诉记者的第一句话。据他介绍,如今在唐人街夜市兜售的商品中,普通衣服、袜子等已几乎无利润可谈,单位价格的货品已经贱价到白捡的地步。“除了卖A货外,按照旧有销售模式,基本上‘10个摊位7个倒2个赔1个勉强维持’。A货的售价以及高利润让人眼红,这成为短时间内致富的捷径。”

“部分违规商品货源都来自国内,通过各种方式巧妙避税,这使得在唐人街摆摊卖A货成了销售额等同于纯利润的生意。”该华商表示,为了生存,不少人铤而走险。在巨额利益的驱动下,违规的越来越多。

一位卖中国工艺品的摊主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曾经在唐人街夜市做过3年,由于一些违规摊主的挤兑,她的生意很难立足于唐人街夜市。

“海外中国工艺品的发展起初类似流水线作业的商业模式,当时甚至挤垮了在澳做生意十多年的摊主。随着各种违规商品的再次加入,导致客户群体发生转变,之前的人们到唐人街是来寻宝的,如今的夜市则是小商品卖场,只要你想到的就能让你买到。”王女士非常无奈,一定程度上她希望当地政府加强管理,而更多的是华商自身经商素质修养的提高。

留学生:卖假货的只是少数

在这次行动中,共有10名中国留学生被捕,这让很多人对如今留学生的身份产生了质疑。据记者了解,在唐人街摆摊的小贩大多数是“80后”甚至“90后”,他们往往以男女朋友合伙或者朋友搭档的模式进行经营。按照人数比例来说,中国留学生上街摆摊的只占少数,而出售假货的更是少之又少,但这少数却如此触目惊心。

曾经多次摆摊的留学生李京一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所有摆摊的小贩中多少都会掺杂点假货,明目张胆出售假货的只占少数。“有些时候取决于货源,留学生只是短暂从事该生意,急于求成的心态可能也是助长不良风气的原因之一。”

“澳洲留学生打工方式很单一,不外乎是做餐厅服务生、收银员之类的工作,从事摆摊的留学生只是为了赚点学费、生活费,不排除一些人冒险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留学生关晓说,被查的整摊货被没收,除了经济上的损失之外,还要上法庭,无疑会对这些留学生今后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澳洲当地一位华人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澳洲移民部会首先检查被查获摊主和摊位经营人员的签证,被拘捕的人会收到出庭通知书,“根据1995年的商品商标法令,他们会被起诉应用虚假商标。”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众多当地留学生的热议和关注。多数留学生认为,留学打工很正常,“除非你是‘富二代’,否则就会有经济压力,澳大利亚政府允许留学生在合法范围内打工赚钱。留学在外本来就难,做点小生意更应谨慎。这次事件给留学生敲响了警钟,赚取生活费的方式多样,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没有法律意识,最终得不偿失。”

记者手记:为何浑水中有留学生?

“要假货找华人”曾成为海外市场中的一个口头禅,“山寨货”润物无声地成为海外部分华人的“新头衔”。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一直以来就有“无商不奸”之说,仿佛不诈则难为商人。而现实中也的确有个别华商为谋不义之财,铤而走险,明知故犯,抱着赌徒的心态为所欲为,虽然他们的结果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次悉尼警方的行动无疑是在澳华人春节过后经历的第一场洗礼。事件还远远没有结束,贩假华人已成为澳洲执法机构的眼中钉。这样一来,广大华商反而成了个别赌徒的牺牲品,因为少数人正是在拿华人整体的形象做赌注,而这次搭上的,还有中国的留学生。

华商因假货在海外屡屡被查的事件太多,议论多了也让受众产生疲劳,但事后真正反省的又能有几个?

中国国力提升让华人海外影响力相应提升,这有目共睹,但这一切都只建立在正道上。那些自认为高明的售假者,如同正道旁水沟中流过的污水让人鄙弃,如果留学生也成了其中一员,不免让人感到一丝悲哀。

再有驻阿澳兵阵亡 总死亡数升至23人 吉拉德称不撤军

尽管驻阿澳兵的死亡人数不断增加,总理吉拉德仍表示,澳军将继续驻守阿富汗。

2月19日晚10点30分左右,正在巡逻基地Wali东南部Mirabad Valley地区巡逻的澳洲驻阿富汗士兵Jamie Ronald Larcombe被叛乱分子的子弹击中,不幸遇难,成为第23名在阿牺牲的澳兵。一名阿富汗翻译也被叛乱分子射击身亡。

Larcombe年仅21岁,是来自达尔文第一战斗工程团的南澳人。这已经是该团数周以来的第二起死亡事件。本月初,来自该团的下士Richard Edward Atkinson在一次行动中被路边炸弹炸死。
总理吉拉德在坎培拉接受采访时表示,全国上下都将为Larcombe的死而哀悼,但她同时表示,为了国家的利益,澳洲士兵将继续留守阿富汗。

国防部长史密斯(Stephen Smith)称,Larcombe的牺牲是国家的损失,也是其家庭的悲剧。他说,“Larcombe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他还表示,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澳洲要做好面对更多牺牲的准备。

新西兰地震死亡人数增至75人


数百名救援人员23日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基督城)加紧搜救,争取在震后“黄金72小时”内救出尽可能多的幸存者。

截至23日下午,75人死亡,大约300人下落不明。总理约翰·基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以迅速调集资源,应对这场灾难。

救援人员救出大约120名幸存者。不过,不少幸存者被迫接受截肢手术。

震后72小时又称“黄金72小时”,幸存者生还希望随后迅速降低。警方当天决定放弃搜索一幢六层楼建筑废墟。这座建筑名为坎特伯雷电视大厦,三层为一所外国语学校,一些外国留学生可能遇难。

搜救行动负责人、警官戴维·劳里解释,根据评估,“废墟内人员无法生存……我不能让救援人员继续冒险”。

新西兰媒体报道,坎特伯雷电视大厦内至少7人死亡,22人下落不明,24人获救。

地震发生至今,23名日本留学生失踪,其中11人在电视大厦内外国语学校学习。一对韩国留学生兄妹就读这所学校,地震后下落不明。

克赖斯特彻奇市议员陈金龙告诉新华社记者,他确认至少有两名华人被困在大楼废墟里。一名是来自中国广州、在国王教育学院学习的女留学生,另一名是来自台湾、在同一学院工作的李女士。他不排除还有华人被埋在那里。

被埋广州女孩生还机会渺茫

“爸爸,我快不行了,这里发生大地震了……”昨天新西兰地震中被困废墟的广州女孩赖嫦与父亲通完这个电话后就失去联络,截止到记者发稿前,没有任何消息。

昨天上午10时许,赖嫦在广州的家人接到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的电话得知,赖嫦被困于废墟下仍没有消息,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新闻发言人王欣表示,赖嫦生还机会渺茫。

本次强震中,坎特伯雷电视大楼发生严重垮塌。有媒体报道,当时赖嫦发生事故时她正在六楼上课,但她的香港同学当时因为逃课而幸免于难。23日,坎特伯雷电视大楼的废墟中已经找不到生命迹象,新西兰方面初步判断被困废墟里的人都已遇难,所以救援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别处,目前中国大使馆正努力希望得到新西兰政府的允许,尽快进入该区域以了解赖嫦的安危。

地震当天,赖嫦的父母一直守在电视和电话机旁边,一夜无法合眼。昨天下午,他们和赖嫦的未婚夫前去办理赴新西兰的签证,做好随时出发前往新西兰的准备。

此外,据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消息,徐建国大使带领使馆工作组正在灾区看望华侨华人,并与新西兰救援方接洽,但目前大使馆尚未接到确认华人死亡的正式通知。

民调:联邦工党在陆克文领导下会否更好?


一项调查则显示,如果当初没有抛弃陆克文,而让其继续担任总理的话,工党的处境可能会好于目前的状况。33%的选民认为,现任总理吉拉德与其前任陆克文相比更不称职,只有28%的选民认为吉拉德表现更佳。

调查还发现,18%的选民认为吉拉德的表现越来越差,只有7%的选民认为她工作越来越出色。还有三分之一的选民表示,陆克文和吉拉德根本没什么区别。

最为关键的是,那些认为吉拉德表现更好的选民中有47%表示将在下次联邦选举中把票投给工党,而认为陆克文表现更出色的选民中有48%打算在下次联邦选举中把票投给联盟党。

这即意味着,如果陆克文没有被逼下台的话,工党很可能会从自由党手中争取一部分选民或从游离选民手中获得所需的投票。

底价高企 房价如何跌?墨市新开发区地价首超造价


在墨尔本老城区难觅容身之所的绝望购房者本打算在正蓬勃发展的新兴区买地建房,但是现实却不尽人意。新兴开发区的地价首次超过了新屋造价。在诸如Cardinia、Casey、Melton、Wyndham、Hume和Whittlesea这类新兴区,土地中位价已经比去年同期跳涨了逾25%。这些地区目前的土地平均价达到了22万5750元,而相应的新屋造价则为21万8825元。

Oliver Hume房地产集团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地价超过新屋建造价的情况,这在新兴地区尚属首次。维州房产协会发言人Robert Larocca称,地价超过新屋造价将成为无可避免的趋势。

Larocca指出,地价是被多方因素推高的,诸如开发商何时释放土地以及总体土地供应量的紧缺。“这自然会对(房产)可负担性产生影响。从长远角度看来,仅是靠释放更多的土地并不能提高(房产的)可负担性。”但是诸如Fishermans Bend和墨尔本港口等大规模的开发以及在现有城区的小规模开发都将有助于缓解墨尔本暴增的人口对房市造成的压力。

根据研究,房产可负担性仍然是买家难以释怀的苦痛,因为几乎所有新释放的土地均价都冲破了20万元的大关,触及22万元。土地的平均面积为425平米,去年第三季度这一数据则为484平米。

BIS Shrapnel预测,短期内维州的住宅建造业将呈上升趋势,2010-2011年维州住宅建造许可证的发放量将攀至6万500份的新高。它同时指出,新屋的建造量将赶上需求量,而2011-2012年的营建许可证数量将会下降6%左右。

悉尼上北岸房市重现生机 华人富商掷千万购豪宅


悉尼上北岸的房地产市场在长时间的沉寂之后终于显露出了迟来的生机。在过去10个月的时间里,上北岸四个绿荫城区,即Warrawee、Gordon、 Killara 和Pymble的房价创下新高,其中Warrawee地区最富盛名的Bremon以1150万元的房价位列榜首。

不久前,LJ Hooker房产中介David Johnson为房主发起了一场市场营销运动。据悉,1150万的房价记录由北领地华人矿业企业家任杰瑞(Jerry Ren)于上周创下。出生于中国辽宁省的任杰瑞是Roper River采矿公司Sherwin Iron的重要股东之一,同时也是Australia Ilmenite Resources的主管之一。

记入任名下的Bremon房产是上世纪80年代为石油大亨Pat Burke所设计的,房屋面积为300平方米,总面积为6400平方米。但在80年代末,由于Burke的资产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他的豪宅Bremon也频频被人提及。由于该房产的建立涉及了三项土地所有权,Burke进入财产清算时无法与Hartogen集团达成协议,因此房产被列入司法程序。Bremon的多任主人均未能完成对该房产的建设,直到1999年,Simon Tripp和他的妻子Brenda花费300万元,完成了对Bremon最后的建设,并于2005年以1010万元出售。

在2010年年初,Bremon上市标价为1500万元上方。2005年至2010年年间,上北岸还创下了780万元的房价高位,创记录者为一栋1930年代的Killara房产。

此外,位于Springdale路的Wharncliffe被出售给了Hong Lu和Jia Yan,房产销售公司为Cameron Smart。1986年,Wharncliffe曾以260万元的价格被转手给开发商Paul Petersen。

澳洲首次置业者负担加重 额外开支高达10万


一份最新调查报告显示,过去两年内近5分之1首次置业者债务负担额外加重,有些甚至高达10万元。其中一半左右的人用来买车,4分之1的人将钱花在房屋装修上,还有20%的人积累了额外的信用卡债务。

澳洲最大的独立房贷中介“Mortgage Choice”发言人Kristy Sheppard本周一公布了这份2011年首次置业者调查报告。 “取得住房贷款并不是购房者的最终目标。” 她称,“数据表明,由于置业者额外增加的债务负担,其房贷按揭还款压力已经变得相当普遍。”

数据显示,同比一年前,积累大量额外债务的置业者人数增加了15%,其中45%的人称额外花费已经超过两万元,另还有5%的人额外债务竟超过10万元。

共803名首次置业者接受了这次调查,其中8%的受访者称因为无力偿还贷款,正考虑将房屋出售。他们还称,如果利率再上升一个百分点,会马上把房子卖掉。

当然还有近83%的受访者对自己的购房行为表示不后悔,63%的人认为自己的收入可以支付房贷。

受访者认为,2011年最大的问题就是利率上涨,以及生活成本激增,例如水电费和衣着花费。他们最大的担忧是或将面临的家庭财政危机,其次便是房贷的偿还能力。

尽管如此,仅有29%的受访者购买房贷保险,28%的人购买收入保险,以及32%的人购买人寿保险,还有4分之1的人没有购买家庭财产保险。甚至有近28%的人竟然称,自己并不知道他们所支付的利息额。

据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澳洲年轻人正为了支付房贷首付款而最大限度的省吃俭用,这或将会对澳洲房产市场注入活力。

“Loan Market”房贷经纪公司称,自从2009年底政府降低首次置业津贴以来,首次置业者人数直线下滑。但是,据这家公司最近针对598名受访者所作的调查发现,84% 18至25岁的年轻人,以及78% 25至40岁的中年人都愿意在本年度省吃俭用,而用于购房。

“Loan Market”首席运营官Dean Rushton称,现在的潜在首次置业者正在努力节省开支,这对房市的复苏将显得相当重要。

澳智库称美国影响力下降 澳洲必须与中印等国搞好关系

据澳联社2月24日的报道,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日前发布报告表示,澳大利亚的战略生存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其与美国的盟友关系无法再保证澳洲今后的发展。该报告还建议澳洲应与中印等亚洲国家“搞好关系”。

该报告指出,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下降的同时,中印等国将逐渐成长为超级大国,澳大利亚必须就其作用和身份做出选择。亚洲安全环境日趋紧张,对今后未来的预见性也随之降低。虽然美国近来有意与其盟国重返亚洲,但美国设计并实施新秩序的力量已经开始下降。

报告评论说,澳大利亚的未来必须在依靠美国、依靠亚洲、依靠自身三方面做出抉择。当然,澳大利亚也不可能降低与西方世界的联系, 去和亚洲更亲近。这对澳大利亚来说是一项牵涉文化的重要战略选择。如果选择的道路更加孤立,澳大利亚将会失去影响力。

报告还表示,希望美国运用“剩余的力量”排除万难,重新获得全球战略主导地位。由于“中国对亚洲兴趣的增加”,澳大利亚在该地区的影响力逐渐下降。今后,中国的影响力将“无处不在”。澳大利亚需要在太平洋地区岛国之间提高影响力,并注重与南亚国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