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8日星期三

2012年,墨尔本房产走势究竟会如何?

困惑、忧虑、不安……但或许仍有人乐观而自信。在迎接2012年到来时,投资者和潜在的购房者心情就如打翻了的五味瓶一样,尤其是在经历了萧索惨淡的2011年。

数据已经显示,2011年的墨尔本房市是逾10年来最疲弱的一年。但是,要总结2011年,展望2012年的房市却实非易事,因为近来公布的许多市场统计数据并不一致,有的甚至截然相反。截至目前,已有三份房价数据公之于众,但是,在总结墨尔本房市过去1年的情况,预测未来1年的趋势上,每一份数据得出的结论都迥然不同。

维州房产协会(REIV)称,在截至去年12月份的3个月里,墨尔本的房产中值上升了1.9%。Fairfax下属的澳洲房产监测机构(Australian Property Monitors)称,墨尔本房价提涨了1.1%。Residex的数据却与这两家机构完全相反,它指出,墨尔本房产中值在去年四季度下跌了1%。(RP Data-Rismark将于下周公布去年四季度的房产数据,但是它此前曾指出,在截至去年11月份的3个月里,墨尔本房产已经贬值2%。)

这些迥异的数据让市场观察者得出了各不相同的结论,从预测房市仍处于下滑期,还要半年才能触底,到声称房市早已开始回弹,不一而足。一旦RP Data-Rismark和澳洲统计局公布了它们的数据后,这场关于房市何去何从的辩论想必会更加地激烈。但是,我们至少还须再等数月,才能看出2012年澳洲及墨尔本房市的轮廓。而且,去年的减息双连炮是否会对购房需求起到推动作用,或者阻遏房价进一步下滑,这些都需要时间的证明。

虽然三家分析机构对于2011年房市的总结观点各异,但是它们却都支持如下观点:去年,房产供应非常充足。

房价的下跌幅度也是各说纷纭,位于3.1%-5.2%之间。这是自1990年代初经济衰颓后最大的跌幅。其中,贬值最厉害的是高档城区和内城区的房产,而在可负担性更高的外城区,房价不仅没有下降,有的地区甚至还上扬了。

因此,置业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即是:现在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但是,房市并不会风云突变,因此,他们也无需即刻做出决定。对于供应商而言,局势可就复杂得多了。

根据SQM Research的数据,去年年末,墨尔本房市上的待售房产约有4万8600套,比2010年同期多了43%。但是,在11月至12月期间,房产储量减少了8%,这是近半年来首次录得的下降数据。然而,这一下降的原因却仍然不确定:是由于很多房产成功出售,还是因为登记出售的房产减少了?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打算在2012年售房的业主须作好迎接激烈竞争的准备,而且,很多售房者为了减少损失,都愿意降价销售。

维州租客联盟研究称澳洲低收入者无钱交房租

对于澳洲的低收入租房者来说,达尔文、堪培拉和悉尼仍是租房承担力最低的城市。这3个地方的中位房租比居民的可负担能力超出了30%。
霍巴特和阿得雷德的房租最低,但即使在这两个城市,中位房租也超过了低收入家庭的可承担能力。

维州租客联盟的研究显示,对学生、求职者、单亲家庭和领取养老金者来说,澳洲所有首府城市的中位房租水平都令他们无力承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得不租住条件差的房子、与人合租、住寄宿公寓,或是栖身大篷车营地。而与人合租房屋,经常会伴有房屋过度拥挤以及居住不安全等问题。

以三居室独立屋的中位周租而言,达尔文去年第三季度是545元,堪培拉是430元,悉尼为400元,布里斯班390元,柏斯380元,墨尔本340元,侯巴特330元,阿得雷德则是320元。

维州租客联盟的阿彻(Toby Archer)表示,对于澳洲的低收入租客来说,全国的租房市场形势都很严峻。如果他们的收入不是大大高过最低收入的话,那么就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生活成本压力。阿彻指出,住房是经济和社会参与的基础,但是,澳洲的租房市场却无法为大多数低收入家庭在那些有工作和生活机会的地点提供付得起租金的房屋。

由于各种类型房屋的中位房租都高企,使得悉尼成为了全澳租房承担力最低的地方。在悉尼,所有的低收入家庭都会或多或少地在租房时感受到压力。

情人节将至 澳大利亚新恋爱网站 寻分手原因

据2012年02月08日新华网报道,情人节将至,一些失恋者难免想起:“到底出了什么错,他(她)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了?”这些人或许可以登录一家新建的恋爱指导网站,让网站帮忙寻找恋爱失败原因,获得相应建议。
  
寻找答案
  
网站名为“出了什么错”(WotWentWrong),由澳大利亚女子奥德丽·梅尔尼克于今年1月建成,旨在帮助失恋者走出困境,继续前行。网站按照“被甩者”用户要求,向前恋人发送电子邮件或短信息,了解对方“甩人”原因。邮件或信息列出了一些分手原因,譬如“你总是发短信而不打电话”、“你自私”、“外出就餐时你不‘埋单’”等等,“甩人者”只需简单点击就行。
  
“甩人者”不必因为指出对方缺点而不好意思,网站留出空间让“甩人者”描述“被甩者”的优点,譬如说“你相当积极”、“你身材很好”等。
  
网站随后将反馈发送给用户,并附上建议,推荐有用产品。路透社6日援引梅尔尼克的话报道:“如果他说你经常迟到,或者说不守时,有一本书可能对你有用。”
  
避免尴尬
  
网站公告说:“感觉第一次约会相当糟糕或者没有任何迹象就失恋的人可能不断自我谴责,从而损伤个人自尊,阻碍今后人际交往。依靠自己,可能难以画上句号。”
  
梅尔尼克说,一次约会之后便断了联系这种情况可能有多种原因,想知道答案必须去问,“过了一段时间,你仍然没有接到他的电话,可能会坐在那里,琢磨到底是他生活中出了什么事或者只是他不想理你”。

梅尔尼克的网站提供了一个用户可以接受的提问方式,避免与前任恋人直接联系的尴尬。
  
有利改正
  
梅尔尼克现年35岁,住在美国纽约,曾从事技术工作。
  
建立这样一个网站与梅尔尼克过去经历不无关系。第一次约会,对方邀请她共进晚餐,随后在他家门口道别,从此杳无音信。梅尔尼克时常想,如果他对自己无意,为何邀请自己去他家?问题在于自己还是在于他?
  
她想到,没有明确统计数字显示恋爱时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网站是收集数据的最佳方式,于是创建了这样一个网站。
  
按照计划,当网站收集足够反馈数据后,用户可以填写性别、恋爱持续时间、所在地区以及其他信息,这样就可能得到相对准确的统计数字。  

对于分手后知道原因是否有价值,梅尔尼克认为意义重大。她说:“如果你持续犯相同错误,难道不应该知道错误何在然后改正?”

NAB好样的!澳国民银行先发制人 承诺提供最低利率

据2012年02月08日中国经济网综合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和《悉尼晨锋报》报道: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宣布,在澳联储(RBA)的利率决策之前,承诺于本年度提供四大银行中最低的抵押利率,此举适用于所用的可变贷款利率标准。

此举无疑是向那些以融资成本提高、信用增长缓慢以及受到政府胁迫为由的竞争对手施压,同时力争在未来的三年内占领更大的国内市场份额。

国民银行个人银行业务负责人莉莎-格雷(Lisa Gray)表示,此举是在世界经济大势不稳定的时候,为他们的客户和更多的澳大利亚人提供稳定的保障。

为什么澳洲一些人学习方舟子?反中医势力称中医草药为“江湖骗术”

据2012年2月8日《经济参考报》报道,稍通行业信息的人都知道,这次澳洲版“医闹”活剧的最大背景在于,新成立的澳大利亚国家中医局(CMBA)日前正式公布了澳全国中医注册标准,按照既定安排,联邦政府即将于7月前完成注册全国中医师,从而使本国成为首个对中医实行注册管理的西方国家。显然,一些既得利益者,或出于对中医的成见,或因担心中医立法后对其执业不利,意图通过极力诋毁中医,阻挠其立法进程。

这样的争执不是第一次,但这一次却具有特别涵义。

正如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会长林子强所说,今后数月,如何打赢事关中医前途命运的舆论战,成功引导澳医疗当局制定有利于中医健康发展的行业规范,将对中医在澳传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近代以来,中医已在海外流传数百年,然而官方认可中医的西方国家却为数寥寥,中医在一些国家普遍处于边缘化境地。海外某些西医学界人士对中医成见极深,其观点大致可以归结为:中医不科学,不属于实证医学;中药不安全,存在药物毒性问题;中医使用西医器材有欺世盗名之嫌。

这些成见的背后首先是由于长期缺乏立法规范,海外中医界鱼龙混杂,某些江湖郎中医术不精,败坏中医声誉,影响其在海外发展,中医难以摆脱“小、散、乱”局面。由于中医长期被排斥在主流医学之外,缺乏与主流医学交流与对接,导致隔阂加深。

此次澳当局在全国范围启动中医立法进程,无疑是极其具有远见的战略举措。如果立法得当,则不仅会解决中医在海外的“名分”问题,还有利于整肃中医队伍,促进中医药业日益规范化,中西医相辅相成,更好造福国民健康。

事实上,在具体操作层面,中澳两国政府部门和民间有识之士已经行动起来。早在2010年5月,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政府就签订了在悉尼设立一所现代化中西医医疗中心的谅解备忘录,该中心计划于今年7月建成开业。这将成为中外政府合作在海外设立的第一所集临床、研究、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中西医医疗中心,由中澳两国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和管理。

正如积极促成此事的康平国际医疗集团董事长陈星惠所言,这种政府支持、民间投资、中西医结合的模式是顺应大势的明智之举,有利于积极引导中医“人、财、物”走出国门,有利于以现成西医平台带动中医规范化、主流化。

然而,在实现美好愿景之前,理智的人们必须妥善处理好眼前的挑战和威胁。在反中医势力的积极游说之下,澳中医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出台某些可能限制中医发展的条款。

譬如,新公布的《英语技能注册标准》规定,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现职中医师(主要为华人医师)雅思考试每科必须在7分以上才能获得普通注册,否则将面临严苛的行政管制。若缺乏灵活个案安排,如此高的语言要求难免会把不少已在澳执业的中医挡在门外。

澳大利亚中医学会会长韦国庆指出,此次澳全国注册中医将把中医纳入西方国家主流医疗体系,是具有“破冰”意义的大事。澳医疗监管当局如何拿捏口径,将为其他西方国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并对中医“走出去”产生长远影响。

相对于反中医势力的强大舆论攻势,澳中医界的声音显得势单力薄。在全国注册大幕即将开启的关键节点,澳中医界面对的舆论环境空前复杂,为中医正名的任务十分艰巨。显然,此时亟待启动一轮政府支持、业界参与、媒体配合的舆论攻势。

从国家战略角度研判,或许,以中医养生知识的海外普及带动中国文化理念输出,是推动文化外交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条新路。

六成澳人不信政客言论 仅18%认为国家理财好

澳洲公众对政府的期望,与及他们认为政府实际所做的事,有南辕北辙之别。

一项最新调查访问了1000名普通国民及200名专业人士,71%受访者认为,重要的是国家的财政管理良好,但只有18%认为财政正受良好管理。相同比率受访者认为,重要的是政府聆听选民的意见并作出回应,但只有13%认为这是目前的实况。

与政府相比,商界领袖较受人信任,但澳洲的企业仍要“除去一些障碍”。

有近四分三受访者称,商业公司应参与解决社会及环境问题。70%受访者认为公司应了解顾客的需要,69%认为经营要有商业道德,69%认为应提供优质产品。

68%受访者认为公司应以顾客至上,而不是赚钱第一。67%希望资方善待自己的员工。

装有万元的挎包遭两男子“飞车抢夺” 司机驾车追赶抓获其中一人

2月8日上午11时许,两男子在长安镇霄边大道“飞车抢夺”一司机的挎包。司机开轿车追赶,沿途撞坏4辆车,其中一辆宝马3系损毁严重。

    事件:司机挎包遭飞车抢夺  

    当天中午11时50分许,在长安镇工作的朱先生驾驶“高尔夫”轿车来到位于上洋路和长福路交叉口的忠怡汽修厂准备洗车。朱先生下车后将车交给了汽修厂的工作人员,他将随身携带的一个挎包夹在腋窝下,便独自走到距离5米远的地方,等候工作人员洗车。

    从监控视频来看,一辆载着两人的摩托车从上洋路向长福路方向开去,见到站在路边有人夹着挎包后猛然掉头,目标直指朱先生。

    11时51分,摩托车后座男子很熟练地从朱先生后面抢走挎包,摩托车司机加速向上洋路方向逃跑。朱先生反应过来后立即追赶。

    追匪:跟踪1公里撞翻飞车贼  

    两腿跑不过摩托车,朱先生慌忙驾车朝飞车贼逃跑方向追赶。
一路上,由于行人过多,朱先生一直慢速行驶了大约200米后,就发现了抢劫他的挎包的两名男子。

    此时,飞车贼似乎认为已经逃离了挎包主人的视线,正从容驾车,来到霄边大街,向省道开去。朱先生顾及行人多,仍然一直悄悄跟踪。当来到霄边大街77号附近时,朱先生见到摩托车前有车辆,路边没车,突然加速上前,准备拦截。不料,在路面行驶的一辆丰田轿车和路边车辆距离很窄,已经来不及刹车的朱先生驾车从中间穿过与其摩擦后,应声撞上前方摩托车和停在路边的一辆“立威”。

    车主:徒步200米空手擒贼  

    摩托车由于受到撞击偏离行驶路线,撞上一辆宝马3系轿车倒后镜,摩托车上的两男子摔倒在地上,随后挣扎着爬起来便跑。朱先生的车辆由于受到撞击,2个气囊弹起,好在人没有受伤。看到两名抢匪逃跑了,他急忙从车上下来徒步追赶。“两名飞车贼起身后向右边一条街跑去,后来分头逃跑,我追着抢包的人,他很胖,跑了200米后被我追到。”朱先生说。刚退伍的朱先生追上飞车贼后,将企图还手的飞车贼制服,拿回了自己被抢的挎包,并立即报警。

     现场:6辆车在事件中受损

    下午1时许,发生碰撞的现场已经被警方拉起100多米的警戒线。此时,公安、交警、保险公司等工作人员已经赶到现场处理。“一辆宝马啊,被撞得那么严重,恐怕得赔好几万吧。”事发现场附近围观市民将目光焦点聚集在了被撞车辆中的宝马3系轿车上。包括宝马和朱先生驾驶的“高尔夫”在内,还有另外3辆(立威、出租车、丰田),如果加上飞车贼驾驶的摩托车,共计6辆车在事件中受损。目击者余先生介绍,“高尔夫”和路面行驶的“丰田”摩擦后,又和路边的“立威”摩擦,继而撞上前方的摩托车,最终撞上宝马轿车后停下。“宝马被撞得很严重,冲出了2个停车位,又撞上停在路边的出租车。”余先生说。他介绍,飞车贼就是撞上宝马的倒后镜才翻车的,车上2个人从宝马车顶飞了过去摔在地上。“那两个人竟然没事,马上站起来,向文明路跑去。”余先生说。

朱先生介绍,追到文明路后,两名飞车贼分头逃跑,追上的那名一直跑了200多米,到了聚亚巷的一个广场花丛边才追上。

    警方:将依法认定各方责任  

    针对此次事件,长安警方表示,并不支持朱先生的做法,抓捕犯罪嫌疑人的任务,应由警方来担负。不仅为涉案人员的人身安全考虑,更为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考虑。因为事主不具备执法资格,甚至缺乏法律常识,对于自己做出的一些过激行为会触犯法律,缺乏认知。所以,市民在遭遇抢劫时,应第一时间报警,并记住劫匪的相貌等特征,以便为警方抓匪提供线索。

    目前,飞车贼的其中一员已经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保险公司:认定为车主责任可理赔  

    尾随1公里,最终连撞4辆车才将飞车贼拦下,后来还追了200米,这才抓到抢包的飞车贼。如果不是身体好,朱先生甚至还有被打的危险。朱先生介绍,被抢的挎包里,不仅有1.2万元现金,还有身份证、港澳通行证等重要证件,一旦遗失,后果不堪设想。那么,被撞坏的车辆该怎么办?仅仅一辆受损严重宝马的维修费,就十分棘手。面对巨额赔偿,朱先生回答说:“有保险,不然的话,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负责到现场处理该事件的太平洋保险公司一名房姓业务员介绍,从事故现场看,数辆被撞车辆都有不同程度受损。由于理赔须参考事故责任认定的情况,在责任认定结论出来之前,保险公司方面在勘察完现场后暂时不会就理赔作具体安排。该业务员介绍,事故的责任认定关系到我们是否理赔、如何理赔。如果交警方面认定事故为交通事故,且责任在车主一方,保险公司将根据保险协议负责理赔;如果事故责任认定为飞车抢劫者一方,则应该由抢劫者负责赔偿受损车辆损失,保险公司可能不会理赔。

    他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被保险人可能得走法律途径寻求解决。如果抢劫者被认定为承担责任一方且无力支付,被保险人朱先生可以寻求法律途径,申请通过代位追偿,由保险公司按保险合同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先行赔付。但朱先生应当将追偿权转让给保险公司,并协助保险公司向抢劫者追偿。

老当益壮 维州百岁老人依然驾车

2012年2月8日《Herald Sun》报道,当维州百岁老人Maisie Griffiths第一次学开车的时候,墨尔本还是澳大利亚的首都,如今90年过去了,百岁老人依然开着她的奥迪车到处走。

下周一,Griffiths女士将庆祝她的百岁生日,她已成为维多利亚州年龄最大的驾驶员之一。她说,从我18岁开始,我几乎每天都开车到处跑。当然,现在年龄大了,我开车需要更加小心。

她十二岁那年开始在她家位于Truganina的农场里学开车,在这之前,她家依赖马车送孩子们上学。

如今百岁老人Griffiths依然每周开车大约10次,她说,“这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可以开车而去我女儿家,去参加社会活动。”

维州公路局VicRoads发言人Caroline Rebaque表示,在维州350万驾车人士中,共有大约100名年龄超过99岁。

有权、有名、有钱、有才:中国富人移民潮的“四有人群”

数月来,关于中国有钱人大规模海外移民的消息,遍布各类中外媒体,成为舆论的重点。其中一篇网上流传的“富人忙著移民,穷人忙著过冬”的文字最为精彩。

 因为此文至少说清楚了四个相关问题:

其一,到底有多少富人在进行移民和准备移民。根据胡润最新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中国国内目前造就了超过95万名千万富豪,其中46%正在考虑移民国外,14%已经移民或者正在申请移民。而家资在1亿以上的富人中,有移民意向的人比例更高,达74%。

其二,概括了有权、有名、有钱、有才的“四有人群”,即中国的社会精英和社会中坚是当前富人移民的主体。

其三,解析了富人移民的根本原因。保障自身财产安全,提高生活质量不过是表面原因,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最危险的时刻。

其四,借用西方媒体的语言,描述了富人移民的后果,给欧美送去它们奇缺的现金,却将经济崩溃的风险留给中国。

如果深入分析中国目前移民潮的背后,还会有如下进一步的发现:

第一,中国富人群体因为是过去三十年的受益者,与政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是局内人,最知情,他们知道中国问题的严重性和时间的紧迫性。打个比方,他们如同最先感知要地震的那些动物,在灾难爆发之前已经迁徙。

第二,中国富人群体是社会中坚,并不希望与这个给他们带来财富和荣耀的中国同归于尽,共存亡。岂止如此,他们还有“落井下石”之嫌,因为,他们的离去就是人才和资本的流失。人才的流失,是一个国家失败的重要标志。

第三,中国富人群体的大规模移民,在中国的总人口中比例有限,但是,对社会各阶层的冲击是巨大的,会对民众产生“预警”效果,以致动摇本来对这个“和谐社会”已经十分脆弱的信心。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国家不怕有危机,甚至不怕有塌天陷之祸,唯独怕在危机时刻,甚至危机到来之前,支撑政权的统治集团和他们的社会基础瓦解。远的不说,一百年前的大清帝国,不是亡于那个武昌起义,而是亡于满族统治集团的腐败、社会基础的流失,精英的分裂和反叛。大清王朝时候,还没有移民问题,非富即贵的群体想走而无处可去,最后竟然没有多少愿意与朝廷共存亡的臣子。当下社会,“精英”们早已做好了“弃船而去”的准备。一旦发生全面危机,后果可想而知。中国历史,为什么循环往复,社会的既得利益集团和精英集团,在他们所依赖的制度和政权发生危机时刻,首先临阵脱逃,加速社会体系的崩溃,无疑是重要原因。因为在这种时刻,社会的转型不会是和平的和理性的。

中国富豪移民潮首位原因是下一代接受更好教育

还要指出:中国富人移民的首选地区并不是发展中国家,而是北美,是加拿大和美国。2011年9月11日出版的《福布斯》,在一篇题为“中国富人为什么移民美国”的文章中,列举了美国在制度方面的优势,诸如自由经济,政府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丰富公平的教育资源等原因。中国当下向北美移民的群体中,不乏在公开场合天天反西方,日日骂美国,否定普世价值,以爱国主义自居之人。最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体,只见中国向西方持续不断的移民潮,却不见欧盟公民向中国移民的迹像。

美国学者称中国最富1%人口总资产最高达5万亿美元

在澳门,如果你是一名偶尔到此一游的观光客,你可能会对街头鳞次栉比的名表店留下深刻印象。这些商店迎合了一些内地游客的需要,这些游客其意并不在新款时尚名表,而是要借助买表这种方式把资金转移出中国内地。他们在购买那些镶着珠宝的浮华手表时,往往用信用卡付账,紧接着就会把表退回去,好心的店主会退给他们现金(但会扣掉少许金额),而不是取消信用卡交易。    
1月份,澳门赌场收入同比上升35%,这是由于大量内地人为庆贺“水龙年”的到来而涌入此地赌场。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旅游方式是把资金转移出中国的又一条途径。游客用信用卡上的钱赌博,然后在境外接收结算后的现金(外币),从而绕开有关携带出境的现金不得超过2万元人民币(合3100美元)的法定限制。在东京,银行人员和房地产中介惊奇地窃窃私语:中国人在这里买房竟然用借记卡付款。在新加坡,政府官员表示,近期出台的抑制房地产投机的举措是针对新兴起的中国富人,而不是以往的印尼大亨。资本外逃是中国许多年来一直存在的一个现象。外逃资金来自各色人等,包括幸运的上市特别是境外上市国企高管以及新富起来的企业家。然而,在当前形势还未明朗之际,资本外逃势头变得更加猛烈了。
   
外流资金寻求的不是最高额的回报(这种回报目前仍要在国内寻找),而是避风港。资金外流反映了富人们的不安全感。他们的有些资金是合法的,有些不是合法的。没有多少企业家愿意披露他们是从哪里、以什么方式获得原始资本的。他们的企业帝国是如何打下根基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依然笼罩在迷雾之中。中国各个城市都有许多这样的房产:房屋所有人不还房贷,而银行因为忌惮这些人的强硬后台,不敢办理收房。中国富人加入了外国投资者的行列,要求获得更稳固的财产权。这对合法资金来说是好事,但对不合法资金来说就未必了。
   
社会精英阶层财富迅速膨胀的另一面,自然是穷人和无产者不满情绪日益加剧。这种情绪恰恰源于以下认识:在中国大地上奔流、涌入亚太地区、越过太平洋的那些钱,大部分是非法所得。中国国际收支余额中的错误和遗漏表明,资本外逃的规模可能高达数百亿美元,尽管我们很难区分热钱流出和资本外逃。相关数目上存在的出入,部分是由于外汇套利,部分则是由于较为可疑的资金流动。
   
随着投资者对人民币的看法变得较为悲观,流出中国的资金规模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就目前来说,人民币升值前景变差有许多原因,包括贸易顺差远小于以往和出口前景不佳。可以说,中国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更多是在社会层面,而非经济层面。
   
美国学者史宗瀚估计,中国人口中最富的1%的人的流动资产和房产价值总和在2万亿美元至5万亿美元之间。而处于另一个极端的人甚至还没有进入“现金经济”。差距实在太大了。

中国高税制致奢侈品消费外流 税率达美国4.17倍

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费累计达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57%,远高于年前预期的57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去年和前年春节,中国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费额分别为56亿美元和49亿美元。在国家刺激内需以振兴国内经济的战略背景下,一个春节竟然将72亿美元的奢侈品消费“肥水流向外人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坏消息”。不过,春节期间奢侈品消费外移72亿美元,只是当前奢侈品消费外移的一个缩影。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在国外消费是国内市场的4倍之多,消费严重外移。

一家位于上海的中国市场研究公司估计,2010年中国游客在境外花费总值540亿美元,而2011年海外旅游将继续增长12%到14%。易趣网的数据显示,开通网站代购自营业务以来,每月成交量以3到5倍的速度增长。有学者预计,到2012年,海外代购的交易规模将达到480亿元。

在用脚投票、高度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在哪里购买商品和消费,选择什么时间消费,购买什么东西,都是消费者的自由,任何管理机关无权干涉。因此,不能将奢侈品消费外移归咎于消费者,认为是他们不爱国。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了?

调查显示,有72%的人认为,出国购买奢侈品价格比国内具有优势;有69%的人认为,出国购买奢侈品货源比国内样式更多,挑选余地大;还有45%的人出国购买奢侈品,是为了享受真实的原产地货品和本地服务。可见,奢侈品消费外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外消费品比国内消费品价格低廉;其次是货源充足,可供选择余地大。另外,就是质量更优,有原产地标志,消费者放心。可见,到国外购买奢侈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因而,要改变奢侈品消费外移的消费现状,将一年数百亿美元的消费留在国内,就必须从降低国内奢侈品消费价格,营造更好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入手,特别是在降低奢侈品价格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在消费品价格方面,不得不说的是当前的税制影响因素。报道显示:一块在内地售价为2700元的瑞士进口手表,将包含17%的增值税392元,30%的消费税623元,11%的关税267元。中国学者对比中美的物价发现,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的售价,比国内同类商品便宜50%。学者认为,中国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税导致物价居高不下,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所以,减少消费品当中的税收成本,是降低消费品价格的一个选择。

一年奢侈品外流500多亿美元,一个春节就72亿美元,对于刺激内需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额。应该采取应对方式,改变现状。

全球“美好生活指数”排名 澳大利亚荣登榜首

据2012年2月8日台湾《联合晚报》报道,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和优先需求各异,判定“生活品质”的优劣十分困难,有些人觉得有闲暇非常重要,但如果是因为失业或失学而时间多到不知如何是好,则闲暇并没有什么意义。

虽然各式各样的调查充斥,但怎么的生活才能称得上“美好”并无标准,国际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 (OECD)去年5月提出较客观的标准,推出“美好生活指数” (Your Better Life Index ),以11大领域、20项细部指标评定会员国的生活品质与快乐程度。

OCED的这项指数跳脱仅以国民生产毛额 (GDP)为衡量标准,把“美好生活”的定义扩大到物质条件与生活品质。

物质条件包括居住、收入和财富、就业和薪资;生活品质则包括社会联系、教育和技能、环境品质、公民参与和政府治理、健康状态、主观幸福感、个人安全、工作和生活平衡等。

OECD把会员国各项指标的资料透过转换公式标准化,进行平均和加权后,计算出34个会员国的“美好生活指数”,以满分10分为标准,澳洲以8.10分排名居冠,主要是澳洲在政府治理、居住及健康等领域表现优异。

前十名依序是澳洲 (8.10)、加拿大 (8.09)、瑞典 (8.01)、新西兰 ((7.90)、挪威 (7.82)、丹麦 (7.73)、美国 (7.55)、瑞士 (7.53)、芬兰 (7.45)、荷兰 (7.45)。最后一名则是土耳其,指数仅2.74;亚洲的日本 (6.06)与南韩 (5.29)则分居第19及26名。

澳洲央行意外不降息:经济增长续接近趋势 通胀如预期放缓

澳洲储备银行(RBA)昨日在2月份董事会议中决定维持4.25%的基准利率不变。澳大利亚的借款人将不得不等待至少一个月,以期待储银的第三次降息。

澳储备银行董事会认为,“由于此前(2011年11月和12月)的两次降息,目前利率已接近中期的平均水平。考虑到经济增长率已经接近长期趋势,通货膨胀率已接近控制目标,董事会认为目前利率适合于目前的经济状况。”储备银行“将继续监控经济和金融状况的数据,并在必要的时候调整利率。”

对于储银这次的决定,有分析师认为:各大银行在储银会议前表示未必会跟进降息,令储银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总理吉拉德在2012年首次国会会议上说,今年有关经济方面的辩论或将持续一年之久;而全澳均在翘首以待储备银行的再次降息。并敦促各大银行跟进储银降息。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失业率上升、疲软的住宅市场、虚弱的零售业额、通货膨胀率缓解都容许储备银行在2月份降息。储银目前的决定,令中小型企业和贷款家庭正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一名房屋贷款者表示:“如果现金利率从4.25%削减到4%,平均30万澳元的家庭还款每月可减少50元。对一个家庭来讲也是一笔数字,可以帮到家用,但令人失望的是储银这次按兵不动。”
根据彭博(Bloomberg)新闻社对27名市场经济学家的调查,24名经济学家认为储备银行应该降息0.25%。金融市场利率调期数据显示,储备银行降息的可能性为76%。但储备银行在今日下午2时30分宣布维持4.25%的基准利率不变。储备银行最近的两次降息是在2011年11月和12月,澳洲本地银行试图降低消费者对商业银行跟随储备银行降息幅度的预期。

财政部长斯旺要求本地银行,一旦储备银行决定降息,要跟随储备银行的降息幅度。他说:“我的观点非常明确,我希望银行业的竞争达到最激烈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提供一个选择,那些不满意自己信贷银行的消费者可以选择离开,去选择其它更好的贷款条件。这就是我们关于银行业竞争政策的目的所在,该政策在2010年底开始实施,现在它对市场已经产生了影响。”

在储银该决定公布前,澳洲国民银行(NAB)发表声明,承诺在2012年将提供与四大银行可竞争的最低抵押贷款利率。NAB在储备银行公布2月份货币政策之前作出上述声明。这对其它三家银行造成较大的压力,因为澳洲本地银行都面临着融资成本上升及信贷需求增长速度减缓的压力。而且,财政部长呼吁澳洲银行跟随储备银行的降息幅度,一旦储备银行做出降息的决定。

NAB个人银行业务执行董事Lisa Gray说:“我们意识到全球经济的艰难处境对许多客户的家庭财政状况造成了不确定性。我们也知道面对经济形势挑战,澳洲家庭希望有更大程度的确定性。NAB将提供这种确定性,我们宣布在未来持续的承诺,提供最低的标准浮动利率。”在过去三年内,NAB一直追求最低的贷款利率,以增加境内抵押贷款市场的份额。

澳新银行已经声明每月的第二个星期五来决定是否调动利率,Bendigo银行和阿德雷德银行也声明将采取类似的时间间隔。

根据Canstar提供的数据,NAB、澳新银行(ANZ)、联邦银行(CommBank)和西太银行(Westpac)的标准浮动利率分别为7.22%、7.30%、7.31%和7.36%。NAB于周五(2月7日)早晨宣布,第一季度利润上涨7.7%,实现利润14亿澳元,高于去年第一季度13亿澳元的利润。

出错公司敷衍 悉尼华裔接55万天价电费单 上当地电视台维权

据2012年02月07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入住新房原本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悉尼华裔Joy全家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开心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却陡然起了波浪。不久前,Joy收到一张来自电力公司Origin寄出的账单,上面赫然注明超过55万元的天价电费,这甚至超过了他们买房的价格。

在位于悉尼西北Quakers Hill的这栋4卧独立房屋,Joy一家喜迁新居只不过3个多月。在几周前,他们接到Origin的第一张账单,上面注明电费将近250块。

“这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不过对我们来说已经很多了。”Joy说,“我们一家人都很节省,以前住Unit(公寓),烧饭洗澡全用电,一个季度的电费也不过100块出头。搬到这里来,用上了煤气,想不到电费反而翻了一倍。”

Joy的父亲刘先生表示,“我们查验电表的日期,是Origin上次抄完表差不多两个月以后。”家里共有3只电表,老先生逐一比对,发现除了一只电表上的实际数字比账单数字多出200多度,属于正常用电量以外,其它两只电表的数值均有问题。

Joy随后给Origin打了电话投诉,原以为事情说清就可以得到妥善解决,却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张高达558,541.43澳元的新账单,甚至比他们新房的房价还高。

据刘先生分析,电力公司的系统可能出现问题。“电表一共有6位数,他们一定是将整只电表从头到尾跑了一遍”。也就是说,从实际用电数字开始,至电表记录上限,再清零后重新计算至实际用电数值。不过,这一说法并未被核实,且出错原因对这家人来说似乎也并不重要。

“我最初真的很愤怒,”Joy说,“倒不是为了这个数字,所有人都看得出这张电费单有问题,我气的是Origin的服务态度。”

“我当时给他们打电话,被告知2、3周后会有人来检查。如果没人来,他要我们主动再打电话去问。”收到天价账单后,Joy第二次打去Origin,对方还是同一套说辞,要这家人接着等消息,“等不到消息再主动打电话。”
  
“我不知道如果再等,下一张账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夸张数字”。思前想后,Joy拨通了7号电视台的举报热线。7号台随后前去拍点镜头,当天晚上就简短播出。有意思的是,Origin得知媒体介入后,当天下午就给Joy打来电话,态度上立刻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变。

“态度变得太快了,我都难以接受,”Joy说,“甚至可以用‘低声下气’来形容,不停地道歉,还免了我们一张账单”。不过,Joy对Origin已失去耐心,将电力供应转去了Energy Australia。

“如果他们的服务态度稍微好点,我们也不至于太介意。如果不是媒体介入,就为那多收的100多块钱电费,估计我现在还在被他们踢皮球。”

Joy表示,“就账单数字而言,其实我们现在一点气愤也没有,我也压根没想过要真的去付这么多钱。”不过,她又心有余悸地说,“还好是55万,一个这么明显夸张的错误。换做550块,还真不知什么时候能讨回公道。”

房贷价格战后 澳洲国民银行市场占有率上升获利攀升

据2012年2月8日钜亨网报道,澳洲四大银行之一国民银行 (National Australia Bank,NAB) 第 1 季 (2011年10-12月) 现金获利攀升 7.7%,係因即使在批发融资及存本成本高涨使得放款获利情形消退之际,该银行放款速度仍大于同业竞争对手。
澳洲国民银行今 (7) 日在声明中表示,第 1 季未经审计之现金获利成长至 14 亿澳元,高于 1 年前的 13 亿澳元,而未经审计之淨利大约为 16 亿澳元。

执行长 Cameron Clyne 则在声明中表示:“存款及批发融资成本上升、信贷成长率趋缓及经济情况脆弱持续在 NAB 所经营的区域中显现,为经营环境内的重要特征求。”

该银行还表示,第 1 季净利息获利率自去 (2011) 年 9 月底为止前半年的 2.28%,缩减至 2.19%。

澳洲国民银行并称旗下个人金融部门持续增加了房贷数量及市占率。

该银行最后也在声明中指出,第 1 季批发融资规模提升了约 70 亿澳元,其中包含了 40 亿澳元的担保债券。加权平均到期日则上升至 4.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