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3日星期三

澳洲2分钟一名新移民 重大投资移民9成来自中国

据2014年4月23日网易报道,澳大利亚统计局(ABS)最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除自然出生和死亡因素外,移民正成为澳大利亚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平均每2分9秒有一个新的移民进入澳洲。

澳大利亚统计局(ABS)最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除自然出生和死亡因素外,移民正成为澳大利亚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平均每2分9秒有一个新的移民进入澳洲。

基于ABS所统计既往人口变动情况和相关假设,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澳大利亚人口增长速度为平均1分17秒增长一名。这意味着澳洲人口增速约为 47人/小时 (相当于1个排) ,1,122 人/天(2.5个营), 34,129人/月(2-3个师) ,409,558/年(5个集团军) 。

综合各种因素,澳大利亚人口自然消长变动情况为平均1分42秒一个新生命诞生,3分36秒一个生命逝去。此外平均每2分9秒有一个新的移民进入澳洲。从这一角度看,新移民已成为促进澳洲人口净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目前是澳洲最大投资移民来源国、第二大技术移民来源国、旅游签证的第二大来源国。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11-2012年度,获澳洲永久商务技术移民签证的中国公民为4614人,比上一年度少177人,但占澳洲商务技术移民总数的比例却有所上升,从2010-2011年度的61.5%上升到2011-2012年度的64.1%。

2008-2012年五年间,共计21,562名中国人获得澳洲投资移民签证,年均4,312人,占外国人获得澳洲投资移民签证总数35,749的60.3%,亦即,每5个获得澳洲投资移民签证的外国人中就有三个是中国人,中国成为澳洲投资移民的最大来源国。

2013年下半年以来,除自然人口消长外,海外移民来澳也呈快速增长态势,其中SIV 500万重大投资移民获批速度尤为突出。

澳洲移民部(DIBP)本月9日发布的重大投资签证(SIV)统计数据显示,随着签证审批及发放进程加快,SIV签证申请者中,华人比例高达91.1%,获签者中华人占据的比例高达84.5%。

澳大利亚金色的秋季来临了


二十年光阴 物似人非


中国留学生高校做间谍?中方痛批澳媒別有用心

来自中国驻悉尼总领馆21日的消息说,4月21日,《悉尼晨锋报》发表有关中国在澳大学生从事间谍活动是不实报导。对此,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新闻发言人对有关媒体歪曲事实、别有用心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新闻发言人表示,我们注意到4月21日《悉尼晨锋报》有关报导,该报道毫无事实依据,违背了新闻报导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严重歪曲了中国留学生在澳学习、生活情况,极大地伤害了广大中国留学生的感情,引起了他们的强烈愤慨和不安。

该发言人说,当前,中澳教育交流十分活跃,中国已成为澳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我们希望有关媒体秉持客观、公正的报导原则,共同促进中澳两国日益深化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费尔法克斯媒体报导中提到的两所悉尼高校——悉尼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也与报导划清界限。报导说,墨尔本大学也被中国情治单位的线人给渗透了。

但悉尼大学的一名发言人说,这是她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悉尼大学对《悉尼晨锋报》21日报导的内容毫不知情,但我们会提高警觉,以保护员工和学生的学术自由。”她说。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女发言人说,该大学无可置评。

报导称,中国留学生团体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国外交官员的支持和资助,他们会通过学生渗透到政治异见团体中。

服务业吸纳9成大学毕业生 新鲜人薪资增幅缩水

八校联盟(Group of Eight)调查发现,近9成大学毕业生就职于服务业,预计在中长期内,服务业的增长将带动僱佣大学毕业生的强劲需求。

在本周公布的一份政策文件中,八校联盟预测,强劲的服务业发展将扭转2009年后因经济增长减慢和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导致的对大学毕业生需求减少的趋势。

“大学学位的价值已经很明确了,而随着未来经济结构发生转变,大学学位将会变得更有价值。”报告说。

报告称,201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88.1%的大学毕业生就职于服务业,只有4.9%进入制造业,2.5%从事建筑业,2.2%进入运输业,1.4%就职于采矿业,以及0.9%从事农业。

报告还指出,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收入增速有所放缓,近年来,20-24岁的学士学位持有人,实际平均年收入在2006年到2011年间至增长了4%。然而,20-24岁没有大学学位的年轻人,在此期间的实际收入呈下降趋势。

“即便收入停滞不前,但大学毕业生的薪资还是比那些没有大学学历的人高出许多。”报告说。

八校联盟对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还显示,20-24岁无大学学历者的失业率在13%以上,是同年龄段有大学学历者的两倍以上。

八校联盟上周发布的另一份政策文件显示,澳洲年产值150亿元的国际教育出口产业在过去十年里扩张了33%,并已经成为大学的主要收入来源。

报告说,一名澳洲学生拿到的大学学位里,有10%的成本是由国际学生缴纳的学费补贴的。八校联盟代表了澳洲八所最注重科研的大学。

列车上种族辱骂亚裔 悉尼原住民女子受控

新州警方已经对前几日在一辆列车上对两名亚裔面貌的女子进行种族辱骂的悉尼女子提出了指控。

28岁的布雷斯汀(Rebecca Blessington)周二被指控使用粗鲁语言的罪名,并收到了法庭传票。她将于5月9日在唐宁中心地方法庭(Downing Centre Local Court)提堂。

据了解,4月8日(周二)上午8点半,布雷斯汀怀抱着一个幼童在市政厅(Town Hall)和邦迪枢纽(Bondi Junction)之间繁忙的晨间列车上对至少五名陌生女子进行了种族辱骂和暴力威胁。

一段由同车乘客拍摄下来的视频显示,布雷斯汀扯着嗓子教训其他通勤客时,把孩子放在膝盖上抖动。

一位乘客拍摄下了她“骂街”的全过程。视频显示,她在列车上破口大骂道:“我XXX会伤害你……所以不要低估了我,X!”

据了解,布雷斯汀自称是原住民后裔,之后就开始辱骂她旁边的两名亚裔女子。

“你们不是公民。你们来这里带走我们的国家,你们这些XXXXX。你们自己也知道。你们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伙计——战争要爆发了。这场战争是在你们和我们之间。”

“你们知道是谁先来到这里的吗?是黑人,是古利人,我就是古利人。这是我们的国家,伙计。”

在一位乘客起身提醒她的这些威胁言论都会遭到严肃对待后,她依然抱着自己的孩子咆哮道:“我不在乎……你们都是人渣。”

一位忍无可忍的乘客最终按下了紧急按钮呼叫了保安。

这段视频被交给了警方交通指挥队,警员于周三上午找到了布雷斯汀位于Merrylands West的住宅。布雷斯汀的亲属向《周日电讯报》透露,她来自Nowra附近的Narooma,后来搬到了悉尼,就没有定期与其他亲戚保持联系。

警方仍在调查此事,并呼吁目击者或曾看到类似事件的人联系调查人员。

澳人做爱持久度冠绝全球:4分零2秒!

性活动追踪应用程序Spreadsheets收集的数据显示,澳人在性生活中的持续时间比其他任何国家的人要长——平均可以坚持4分零2秒!这在性爱界堪称马拉松级别的壮举。

Spreadsheets是iOS系统的一款应用程序,能记录用户的性生活状态。它通过手机麦克风及加速器监测用户的性爱运动及声音水平,从而提供关于“床上运动”的相关数据。

开发该应用程序的公司近日把旗下1.35万名客户的数据制作成一幅全球性爱地图,记录133个国家的性爱活动状况。其中,澳人在性爱持久度上名列首位。然而,澳人似乎还不能因为取得领先而击掌庆祝,因为澳洲性生活的平均持续时间还低于5分钟。

在性生活频率方面,法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均击败澳洲。

性生活频率最高的10个国家及平均持续时间:

美国(3:45)

中国(2:40)

加拿大(3:41)

英国(2:56)

俄罗斯(3:31)

法国(2:53)

澳洲(4:02)

墨西哥(3:23)

西班牙(3:22)

意大利(2:50)

澳大利亚高移民造成的虚假繁荣

据2014年04月22日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4月22日消息,MacroBusiness高级经济学家Leith van Onselen撰文指出,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造成人口每3年增加100多万,尽管带来了经济增长,但并未给现有国民带来福利。Onselen认为,澳大利亚的商业精英获得了市场扩大的好处,真正的成本却是由普通民众来承担的,必须忍受不断上升的拥堵成本、更高的住房和基础设施成本、环境舒适度下降,以及实际经济福利的微弱改善。

Onselen提出,单纯从经济角度来看,只有当移民所带来的人口增长提高了现有人口的实际收入水平(比如实际人均GDP),才算是好事情。然而数据显示,尽管澳大利亚的高人口增长提升了实际GDP(更多的劳动力投入意味着更多的产出),但并没有证据表明它提升了澳大利亚的人均GDP。实际上,2007年以来,澳大利亚人均GDP基本没有什么增长。也就是说,人口增长使得蛋糕变大了,但每个人所分到的蛋糕并没有太大变化。

澳大利亚实际GDP与人均GDP澳大利亚实际GDP与人均GDP

Onselen指出,移民带来的人口增长非但没有好处,还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比如造成基础设施和住房供不应求,除非进行高成本的追加投资,将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当基础设施和住房投资落后于需求,将形成通货膨胀压力,要求维持更高的利率,从而抑制经济中生产性板块的活动。

除此之外,持续的人口高增长还给自然环境带来压力,造成环境退化、增加用水紧张和污染、使澳大利亚更难以达到国际削减碳排放标准。

澳大利亚劳动生产率委员会的模型显示,移民不但对于经济和生活水平没有帮助,也无法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冲击。